1-11月,贵港市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加快,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.3%,增速比1-9月回升2.8个百分点。
一、公路水路运行特点
(一)公路运输回暖明显,其中货运首次实现正增长。
1-11月,贵港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完成66.5亿吨公里,同比下降0.6%,降幅比1-9月收窄3.1个百分点。从客运看,1-11月完成客运量1742万人,同比下降23.1%,完成旅客周转量18.23亿人公里,同比下降26.1%,降幅与1-9月基本持平,从数据反映,我市旅客运输仍然下降,降幅变化不大。从货运看,1-11月完成货运量0.85亿吨,同比增长0.3%,完成货物周转量64.31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0.6%,公路货物运输生产结束前10个月持续下降状态,首次实现正增长。
(二)水路运输稳步增长且增速加快。
1-11月,贵港市完成水路货运量1.6亿吨,同比增长4.5%,货物周转量615.21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15.8%,增速分别比1-9月回升0.5和2.9个百分点,水路运输自从4月份恢复正增长以来,增速逐月回升,累计11月已比4月回升12.7个百分点,呈现稳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二、运行特点分析
(一)公路客运下降原因分析
数据显示,1-11月我市旅客运输仍然下降,且降幅变化不大。主要原因有两点:一是公路客运主要是跑乡镇,以短途为主,这两年陆续增开了7条直达部分乡镇的公交车路线,以及部分旅游观光线路,方便快捷,但是也分流了部分的客流量,公路客运量减少;二是高铁开行密度的增加、私家车的增多,分流了65%的客流量,目前每天经过我市动车达100多列,发送客运量达9000至10000人左右,使公路客运量呈现下降趋势。
(二)水路货运增长快速原因分析
数据显示,1-11月我市水路运输快速增长且增速逐月提升,主要原因有三点:一是下半年以来,我市港口货源大量增加,石灰石、水泥、石灰、煤、粮食等大宗货源进港势头猛,我市水路运输市场一派繁忙景象;二是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试通航,每天限制通航50艘船,运输条件受限,柳州、来宾的货源分流到我市中转,货运量增加;三是我市港航企业加强了货源组织工作,今年从广东方向回航货物明显增加,货物周转量也相应迅速增长。
三、存在问题
(一)公路运输空间受限。
客运方面,受高铁分流影响,近几年我市公路客运都是低位运行,短期难以恢复;货运方面,因政策调整运输结构,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以铁路、水路运输为主。我市公路货运虽然恢复正增长,但运输空间仍然受限。
(二)水路运输未达预期。
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,船舶目前过闸还要报告体温检测情况,造成待闸时间过长,船舶大规模聚集在船闸,船员情绪焦虑,影响船舶运输效率。且很多生产企业虽然已复工复产,但依然没有百分百达产,开工率还较低,使得船舶货运量和周转量无法达到预期。
四、对策建议
(一)加大力度推进融合发展。
建立政府牵头,企业推进的机制,加大政策支持,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着力点,加强水路、港口与铁路、公路、货场的高效衔接,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发展。
(二)重点推进港口生产。
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作用,重点围绕建设亿吨大港和全年港口吞吐量目标任务,开展港口宣传推介和组织大宗货源进港工作,指导企业加强与货主的联系,争取各地货源到我市港口中转,鼓励企业开辟内外贸集装箱航线,培育发展跨省跨市集装箱班轮航线,促进我市港航生产发展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